共赴冬奥之约 | 一位古稀老人的冬奥情缘 来源:
张家口市桥西区
发布时间:2021年10月19日点击量:4865
71岁的李慧明是桥西区清河园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。古稀之年的他梦想却没有老去,2013年以来,通过工美创作,150多幅冬奥工艺美术作品在他手中诞生,见证着他心中的冬奥梦。 11月13日15时,温煦的阳光倾洒在李慧明花白的头发上。桌子上有一打手绘的草稿,上面是铅笔勾勒出的18个中国结图案。李慧明一手拿着画笔,眼睛紧盯着一个圆形板材,为即将举办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,认真创作着工美作品《迎冬奥、贺新春》。 “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,正值春节期间。我就想着创作一些新东西,来表达我激动的心情。”李慧明说 经过一番构思,李慧明决定用象征着春节喜庆寓意的中国结为元素,同时,结合冬奥元素、春节元素进行创作,共构思了6组工美作品,每组3幅。 思路有了,对于擅长绘画的李慧明来说,剩下的就是“手艺活”。 10月12日上午,他将自己关在“工作室”一隅,一幅幅草图陆续跃然纸上。一上午,18幅草稿一气呵成。 “接下来,我将把全部时间用来创作,向冬奥献礼。”李慧明语气坚定。 李慧明与冬奥结缘,要追溯到2013年11月,他从新闻中得知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后,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。作为一名滑冰运动爱好者,他觉得必须做点事情,来表达他对申冬奥的支持。李慧明将废弃的易拉罐变成了一幅幅造型生动立体的铝箔画,从中挑选出3幅滑雪作品,精心装裱,命名为《靓影》《雪趣》《追梦》。这开启了他与冬奥的情缘。 此后的创作,持续不断。150多幅作品,每一幅,李慧明都倾注了巨大的心力。 为了创作,他从电视新闻上、纪录片中、报纸上、网络上寻找冰雪运动的素材和北京冬奥会的元素。大到墙体广告,小到一片宣传海报,甚至是冬奥文创商品,都是他的素材来源;缺乏现场感和动感,他通过观看体育赛事找灵感,力求做到惟妙惟肖;他凭借高超的绘画技艺,通过运动员的动态表现,一帧帧地回看,设计出一个个平面动作图形。他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,沉浸在艺术创作中。 北京冬奥会的每一次重要节点,李慧明都会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,记录珍贵瞬间。作为冬奥城市的一员,李慧明也是亲历者,冬奥会激发着他的创作灵感。铝箔画、招贴画、树叶画、纸刻画、剪纸、点绘、水粉、壁挂……他用十几种艺术形式,表达着一个普通市民对冬奥会的支持和憧憬。 “为冬奥添彩,这其中的乐趣让我受益无穷。”年轻时,李慧明接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;工作后,他将美术作为兴趣爱好,从未放松;退休后,探索新的工美形式,让他老有所乐。现在让他感到最快乐的是,为助力北京冬奥会多做一些事情。 编辑:班海瑶 |
张家口市桥西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..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. 冀ICP备18025040号-1 冀公网安备 13070302000114号
地址:张家口市桥西区西坝岗路73号 电话:0313-8189200 主办单位:中国共产党张家口市桥西区委员会宣传部